一、三种工作模式
目前来说,Apache一共有三种稳定的MPM(Multi-Processing Module
,多进程处理模块)。它们分别是 prefork
、worker
和 event
。
1、Prefork MPM
关键字:多进程
prefork
模式可以算是很古老但是非常稳定的模式。Apache在启动之初,就预派生fork
一些子进程,然后等待请求进来,并且总是试图保持一些备用的子进程。之所以这样做,是为了减少频繁创建和销毁进程的开销。每个子进程中只有一个线程,在一个时间点内,只能处理一个请求。
优点:成熟,兼容所有新老模块。进程之间完全独立,使得它非常稳定。同时,不需要担心线程安全的问题。
缺点:一个进程相对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,消耗更多的内存。而且,它并不擅长处理高并发请求,在这种场景下,它会将请求放进队列中,一直等到有可用进程,请求才会被处理。
1 | <IfModule mpm_prefork_module> |
- 创建的进程数,最多达到每秒32个,直到满足
MinSpareServers
设置的值为止。这就是预派生(prefork
)的由来。这种模式可以不必在请求到来时再产生新的进程,从而减小了系统开销以增加性能。 - 并发量请求数到达
MaxClients
(如256)时,而空闲进程只有10个。apache为继续增加创建进程。直到进程数到达256个。 - 当并发量高峰期过去了,并发请求数可能只有一个时,apache逐渐删除进程,直到进程数到达
MaxSpareServers
为止。
2、Worker MPM
关键字:多进程 + 多线程
worker
模式比起上一个,是使用了多进程+多线程的模式。它也预先fork了几个子进程(数量比较少),每个子进程能够生成一些服务线程和一个监听线程,该监听线程监听接入请求并将其传递给服务线程处理和应答。
Apache总是试图维持一个备用(spare)或是空闲的服务线程池。这样,客户端无须等待新线程或新进程的建立即可得到处理。线程比起进程会更轻量,因为线程通常会共享父进程的内存空间,因此,内存的占用会减少一些,在高并发的场景下,表现得比 prefork模式好。
为什么不直接使用多线程(即在一个进程内实现多进程),还要引入多进程?
原因主要是需要考虑稳定性,如果一个线程异常挂了,会导致父进程连同其他正常的子线程都挂了(它们都是同一个进程下的)。多进程+多线程模式
中,各个进程之间都是独立的,如果某个线程出现异常,受影响的只是Apache的一部分服务,而不是整个服务。其他进程仍然可以工作。
优点:占据更少的内存,高并发下表现更优秀。
缺点:必须考虑线程安全的问题,因为多个子线程是共享父进程的内存地址的。如果使用keep-alive
的长连接方式,也许中间几乎没有请求,这时就会发生阻塞,线程被挂起,需要一直等待到超时才会被释放。如果过多的线程,被这样占据,也会导致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无服务线程可用。(该问题在prefork模式下,同样会发生)
1 | <IfModule mpm_worker_module> |
- 由主控制进程生成
StartServers
个子进程,每个子进程中包含固定的ThreadsPerChild
线程数,各个线程独立地处理请求。 - 同样,为了尽量避免在请求到来才生成线程,
MinSpareThreads
和MaxSpareThreads
设置了最少和最多的空闲线程数;而MaxClients
设置了所有子进程中的线程总数。 - 如果现有子进程中的线程总数不能满足负载,控制进程将派生新的子进程。
3、Event MPM
关键字:多进程 + 多线程 + epoll
这个是 Apache中最新的模式,在现在版本里的已经是稳定可用的模式。它和 worker模式很像,最大的区别在于,它解决了keep-alive
场景下 ,长期被占用的线程的资源浪费问题。
event
MPM中,会有一个专门的线程来管理这些keep-alive
类型的线程,当有真实请求过来的时候,将请求传递给服务线程,执行完毕后,又允许它释放。这样,一个线程就能处理几个请求了,实现了异步非阻塞。
event
MPM在遇到某些不兼容的模块时,会失效,将会回退到worker模式,一个工作线程处理一个请求。官方自带的模块,全部是支持event
MPM的。
1 | <IfModule mpm_worker_module> |
二、配置文件
Apache的主配置文件: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
默认站点主目录:/var/www/html/
1 | ServerTokens OS |
注:如果在编译时候不指定,系统默认的是prefork模式;如果需要换成worker模式,需要在编译的时候带上编译参数:--with-mpm=worker